我们继续从产出端来认识和考察公司。说说公司的回报问题。
经常听到有说法——公司的价值在于创造回报。我前面却说公司的价值在于提供产物,尤其是优质和伟大的产物。两者有冲突吗?相互是什么关系?
在我看来,公司的产物级别和公司的回报高低之间,是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所谓公司的回报,就是对公司具体投入要素的回报,可称之为内部回报。具体投入要素包括股东和债权人等资本要素,也包括员工等非资本要素。而公司的产物,是公司对整体社会资源的回报,可以称之为外部回报。
任何一家公司,它的内部回报和外部回报应该是一致的。长期看,公司将外部回报真正做好了,内部回报就会随之而来。内部回报与外部回报之间互为结果,单独追求外部回报或者内部回报,都不可取。
现实世界中,公司的产物级别和回报高低之间,也就是外部回报和内部回报之间,有四种组合:
第一种组合,是公司的产物级别低,回报水平也低。即外部回报和内部回报都差,这容易理解。公司提供前述第一、第二级别的低级产物,将在市场竞争中难以存活,存活下来也是苟延残喘,不可能给员工、股东、债权人等要素提供者带来回报。
第二种组合,是公司的产物级别低,回报水平却高。即外部回报低,内部回报高。这一状态我们以前见过很多,现在身边还不少。一种情况是短缺经济时代,市场上啥都缺,产物都供不应求,生产出来就不愁卖,很一般的产物,也回报不错。但现在进入到过剩经济时代,这种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另一种情况,是由垄断所造成,譬如在个别领域的垄断型公司,提供的产物和服务不咋样,但资本、员工回报却很好。垄断给了他们超额回报。
但很显然,两种劣质优价、平质高价的状态都不可持续,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会有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公司,要为社会提供第叁、第四级别的高级产物。这些公司会解决短缺,打破垄断,夺走短缺环境或垄断环境中的高利润。也就是竞争的力量。
第叁种组合,是公司的产物级别高,但回报水平很低。即外部回报高,内部回报低。市场不愿意为这样的产物买单。
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公司,创业者很用心,很辛苦,做出的产物品质也不错,但市场不认可,股东、员工没有回报。实际上他的产物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优质产物。市场不认可的产物,要么产物成本太高,性价比低;要么满足的只是经营者心目中的需求,而非市场实际需求。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高外部回报、低内部回报。经济学中有个所谓“外部性”的概念。比如铁路等公共设施,投资巨大,直接回报有限,但对于社会却非常重要。这样的产物是所谓公共产物,不适合公司来提供,应该由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提供。
第四种组合,是公司的产物级别和回报水平都高,公司提供优质产物,优质产物给公司带来优异的甚至远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上的超额回报。这就是公司要追求的理想状态。
长期看,在竞争态势下,公司的产物与回报之间,最终会趋向与一致,即要么是“高外部回报+高内部回报”,要么是“低外部回报+低内部回报”。
基于前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对于公司的第二个定律及其推论:外部回报(产物)=内部回报,产物级别=回报水平,优质产物=优异回报。
公司的产物和回报不是静态的、既定的,而竞争状态下的动态结果,随时都可能被其他市场参与者所改变。我们要研究公司,认识产物,理解回报,离不开对竞争的把握。
九鼎投资长期以来研究公司和投资公司,几年前内部总结了一个对于公司的基本公式:超额回报=竞争优势,而且这个公式是恒等、可逆的。为了强调其重要性,我们内部甚至称之为“投资的牛顿定律”。所有做投资的人必须深入理解这一定律。
这一定律揭示出,任何公司如果体现出对于资本投入的超额回报,说明其一定具备竞争优势。反之,如果公司有竞争优势,则必然带来超额回报。如果我们观察到公司有超额回报,但没有可以验证的竞争优势,则说明其超额回报要么不真实,要么不可持续。
显然,公司的竞争优势有无,和回报水平高低之间,也可以进行两两组合,得到四种状态。最终动态演变的结果就会是,要么“有竞争优势+高公司回报”,要么“无竞争优势+低公司回报”。
根据前面我们对于公司产物级别和回报水平的理解,公司产物级别和回报水平之间,是高度正相关的关系。而我们又得到公司回报水平与公司竞争能力之间,也是高度正相关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推论,公司的产物级别和公司竞争能力之间,也是高度正相关关系。
事实上,我们判断公司是否有竞争优势,通常会从其产物的品质、成本、品牌、客户、渠道、特许经营权、特殊原材料等,以及特定商业模式、独有经营效率、资本便捷性等等着手。所有这些形成竞争优势的因素,都必须和公司特定的产物结合,都必须通过公司特殊的产物来体现。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对于公司的第叁个定律及其推论:竞争能力=产物价值,竞争优势=优质产物。
现在,我们将前述对于公司的几个定律加以综合,就可以得出对于公司的基本理论:
公司价值=产物级别=竞争能力=回报水平
在这一基本理论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到对于公司最重要的结论:
优秀公司=优质产物=竞争优势=优异回报
如果说经营和投资公司必须遵循一些基本规律,那么上述公式就揭示了相关基本规律。我们说公司经营者要“不忘初心”,那么,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物,获取竞争优势,实现优异回报,这就是公司经营者的“初心”。我们所有公司,都必须追求这个东西,百折不挠,至死不渝。
我们从产出端研究了公司。但要进一步深刻理解公司,只看产出端显然不够,还需要研究公司的投入端。尤其是要研究资本和公司家这两大特殊的投入品。
公司组建成立、运行发展,需要各项投入。员工、设备、厂房、技术、专利、渠道、品牌等,都是公司的投入端要素。
上述各要素,是其外在的物理形态。其最终来源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直接与人相关的要素,或称非人力资本,我们也经常简称为资本。另一类是直接与人相关的要素,或称为人力资本,我们也经常简称为劳动。
有些要素可以直接区分是劳动还是资本,比如员工和厂房。有些要素兼有劳动和资本的性质,比如技术,既可以体现在专门的设备上,这就是资本;也可以体现在公司特定的技术人员身上,这就是劳动。
任何公司都是劳动和资本的结合,或者说人的因素和资本的因素的结合。我们前面说公司在产出端必须要有优质产物,要有竞争优势,要有优异回报,而这一切的真正来源,正是公司在劳动和资本这两大要素方面的特点与区别。
那么,形成公司的两大要素——劳动和资本,各自有什么特点?具体是什么关系?&苍产蝉辫;
由于劳动和资本都是公司的投入品,都需要得到回报和补偿,否则就无以为继。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两大要素的回报分配问题,来探寻上述问题的答案。
在历史进程中,对于人类活动成果的分配,最终出现一个基本现象:长期看,总是资本分得多一点,劳动分得少一点。资本占据了分配的主导地位,劳动只处于从属地位。长期演变的结果,简要言之就是——资本雇佣劳动,劳动服务资本。
举个体现这一状况的常见例子。我们做公司、做投资经常要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大家都知道,在反映公司所有权属的资产负债表中,有所有者权益这一项,代表的是股东权益。也有各类负债科目,代表的是债权人权益。但没有一个报表科目代表的是员工权益和劳动价值。股东雇佣员工,现代公司以股东价值为中心,体现在社会方方面面,肯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当然也有个别特殊的公司,劳动价值过于独特,体现为劳动雇佣资本,员工雇佣股东。比如足球俱乐部,西班牙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实现的经营收入,绝大多数、有时候甚至超过100%都要分配给员工,就是梅西们,俱乐部的股东几乎赚不了钱,股东变成给员工打工的。不过这类公司寥寥无几,绝大部分公司还是股东雇佣员工。
现代经济学中有所谓公司理论。公司理论中将资本尤其是权益性资本定义为是剩余索取权,要从公司收益中扣除劳动成本、原材料成本、制造费用、税收费用等等以后才能够实现,而且有很大不确定性。但从社会整体看这个“剩余性”的权利还是分得最多。
为什么资本的分配能力会强于劳动?我给出解答如下:劳动的本质是个体意义上的人。人的特点,首先是独特性和创造性。人与人之间生理条件、心理状态、能力素质各不相同,人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有独特的创造力。个人的劳动是与每一个具体人相关的,各自独立,劳动成果各有所属,价值不一,不好统一计量和简单加总。
人的第二个也是极为关键的特点,是生命有限性,有生命周期的限制。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人的物理生命一旦结束,这个人的劳动价值、创造力就没有了,它不可积累和传承。再厉害的人,一旦死了,附着在他/她身上的劳动就不复存在。
资本也是劳动创造出来的,但特性与劳动完全不同。资本无声无息,没有思想,没有创造性。但可以计量,易于定价和交换。更为重要的是,资本的生命是无限的,可以传承。即使一个人死了,劳动消失了,但他创造和积累的有形财富和无形财富,也就是资本,还是可以传承下去,这正是资本厉害之处。
我这样理解,资本就是人类世代劳动所创造财富的积累,是群体性、累积后的劳动。而劳动则是个体性、待积累的资本。
面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劳动和资本笔碍,短期来看谁占上风还说不准。但长期看,就变成当期少数个体劳动和历史累计的庞大群体劳动进行笔碍,孰强孰弱,答案立现。这就是长久以来普遍存在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劳动雇佣资本的奥秘。
作为历史上的客观现象,我们对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没必要做意识形态上的价值判断。但人类又怎么绕得开呢?人类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最关键问题,就是对于分配的问题。由于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其解决方案,直接影响、改变了现代和当代的人类历史。
一两百年前,在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代,资本雇佣劳动、乃至资本剥削劳动导致了高度激化的社会矛盾。但凭什么必然是这样,这公平吗?可持续吗?当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给出了解决这一最重大社会问题的新方案——共产主义运动,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去剥夺资本的分配权。经过一百多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社会运动,并经历了若干次大规模战争,到了二战结束时,社会财富的整体分配结果出现了显着变化——劳动和资本的分配能力大致均等。但付出的代价也极为惨痛,不堪回首。
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以来,尤其到了二战之后,一系列重大的社会改良行动在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得到或多或少的实施,比如公有制、国家资本主义、福利型社会、税收和慈善等二次分配机制、公司股份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等等,人类着力降低分配中的不公平程度。
但最新的结果却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法国社会学家托马斯·皮凯蒂结合大量数据实证分析后,做出判断:美国、欧洲、日本等最发达国家,目前的财富分配结构又回到了一战前的水平,资本的分配结果远高于劳动,只不过新世纪里资本的拥有者发生了变化,一百年前主要是土地房产等财富所有者,现在则是大型、新兴公司的所有者和重大商业、技术的创造者。相关内容在其最近风靡一时的经济学着作《21世纪资本论》有详实表述。
其实,只要资本和劳动的本质性区别没有改变,资本分配强过劳动就是必然结果。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配问题,尽管还没有找到终极的理想答案,但现代文明社会应该不再需要用马克思时代的革命运动或民族战争方案来解决。
回到公司微观的经营实践,大家需要认识到:一是每个公司的资本和劳动都是相互依存的契约合作关系,哪一方都不能偏废。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劳动和资本都可以进行高效的市场定价、相互交易,资本本身也面临供求关系及内部竞争的影响,对于公司个体来说偶尔还会面临资本过剩的有利情况。叁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任何独特的劳动都可以快速资本化,既包括技术发明能力如知识产权,也包括公司的经营能力即公司家的价值。
由于资本是一种群体性、积累后的劳动,与个体性、待积累的劳动相比具有分配上的压倒性优势,资本也就可以通过市场原则去交换到大量现实的优质劳动,甚至是独特的技术性劳动和经营性劳动。而独特性的劳动正是产物、公司差异化的最大来源。因此,能否拥有大额、稳定、回报要求合理的资本,也就是优质的资本,成为现代公司取得竞争优势和持续成功的重要来源。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对于公司的又一个定律和推论:公司的投入要素=劳动+资本,优质的资本=公司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苍产蝉辫;
由此,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优秀公司一定要和资本市场结合,一定要去上市。进入资本市场有助于公司获取优质的资本,可以形成竞争优势,并藉此提升产物级别,最终获取长期的优异回报。
资本雇佣劳动,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形成的结果。但这并不是两者关系的全部。
现代社会中“资本永不眠”。其实资本本身没有生命,资本的生命力是人为赋予的,是资本背后的操作者“永不眠”。资本必须被一种富有生命力的特殊劳动所支配和操作。
在公司的全部投入要素中,有一种劳动,是可以支配其他劳动和资本的特殊劳动,这就是公司家。公司家通常指实业领域的公司家。金融家、投资家则是经营金融类、投资型公司的公司家。
公司家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就是配置资源、经营公司。进一步细化,就是要主动支配和操作资源,包括劳动、资本及其各类具体形态在内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去创造产物、应对竞争、产生回报。
公司有差异,有不同级别,这到底是什么决定的?前面我们说,这是产物决定的。而产物的差异和级别又是谁来决定?最终决定产物差异和级别的,其实就是公司航船的掌舵者——公司家。公司家的差异决定了公司和产物的差异,公司家的级别决定了公司和产物的级别。公司家的独特性和差异化,决定了公司和产物的独特性和差异化。
一家公司,在创建之初,基于其资源要素、竞争态势、时代背景,其理论边界就已基本确定。但在其既定的理论边界条件下,公司的现实边界最终发展成什么样,取决于公司家。
公司家的责任,就是不断把自己公司的现实边界最大化,最大限度靠近可能的理论边界。优秀的公司家可以做到这一点,比如乔布斯,他将苹果公司推向了理论边界的最大值,也就是所在行业的边界。卓越的公司家甚至有可能突破既定的边界,通过重大的突破创新去不断获取新资源,缔造新事业,开创新天地。
公司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某某家……,这是一组很有意思的中文词汇,界定和描述那些以公司、以政治、以战争、以文学、以某某领域或职业为家的人。公司家通常都有“两个家”,一个事自己个人的家,承担着家庭责任与义务。同时还以公司为家,与组成公司的其他要素一起组成了另外一个意义上的家庭,承担着社会责任与义务。有时候这两个家之间还有冲突,优秀的公司家们通常优先考虑的是第二个家。
在公司家庭中,资本和其他劳动要素从某种意义上都是可以被更替的,但公司家不能更替,更替公司家后的公司,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公司。公司家和其他“某某家”一样,都是整个社会、一个时代最稀缺的资源。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得到对于公司的再一个重要推论:优秀公司家=公司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二。
我们据此可以得到对于公司第二个基本定律及其推论:公司=劳动+资本,优秀公司=优秀公司家+优质的资本。增加前面的研究结论:
优秀公司=优质产物=竞争优势=优异回报,优秀公司=优秀公司家+优质的资本。
优秀公司=优质产物=竞争优势=优异回报,优秀公司=优秀公司家+优质的资本。
优秀公司=优质产物=竞争优势=优异回报,优秀公司=优秀公司家+优质的资本。
最重要的事情要讲叁遍。上述两个公式就是我理解的对于公司最重要的结论。
最后,我讲讲公司家精神。
公司家决定了公司产物的差异,决定了公司配置资源的效率,并最终决定了公司的生命和价值。
公司是一个组织生命体,公司家就是代表其生命的灵魂。公司和任何生命体一样,必须有两个基本追求:
第一追求,是要持续活着。生命的本质就是要活下去。公司不能干着干着就干没了,要尽最大可能长期存续。
第二追求,是要活得像样。生命之所可贵,就在于不可能永远活下去,最终会走向死亡。既然生命最终是有限的,就要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尽可能绽放精彩,彰显价值。
对于这两种追求,我用两个汉语中的“厂贬础狈骋”来表达。一个是“殇”,早死的意思。包括公司在内的所有生命体,都要尽量避免和对抗“殇”,不能中途夭折。
另一个是“熵”,描述系统的无序程度。任何一个系统在没有外部能量注入的情况下,最终的结局就是“熵增”,无序程度不断增加直至死亡。包括公司在内的所有生命体,都还要尽量避免和对抗“熵”,要不断创新突破,为社会奉献优质的产出和产物,帮助整体的人类社会实现“熵减”。
在我看来,万商之道,就在这“殇”、“熵”二字。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我这样认识所谓的公司家精神,这个充分诠释公司家价值的精神。
公司家精神,必然就是尽力活下去的精神,是和竞争对手战斗到底的精神,是永不言败、不死不休、至死方休的精神。
公司家精神,应该还是活得像人样的精神,是为社会奉献最大财富的精神,是不断创新、追求卓越、永不满足的精神。
真正的公司家精神,既是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现实主义,更是追求完美、超越生命的理想主义。也就是在这个缺乏英雄的时代中的英雄主义。
以上是我对于公司和公司家的一些观点,分享给致力于成为优秀公司家、投资家的同仁。
谢谢大家。